故事二十:未来 20 年的 asphericon
20 年前,笔记本电脑还是沉重的大家伙,市场上刚出现配备 300 万像素的数码相机。虽然第一批手持手机已经可以打电话,但还不能拍照、写邮件、上网或导航。另一方面,当时的手机电池一周都不需要充电。
而今,技术取得了飞跃式进步。虚拟现实已不再是科幻,而是经历着一场真正的技术热潮。人工智能以语音助手的形式进入我们的客厅和日常生活。在光学领域,过去 20 年也发生了重大变革。非球面镜头从一开始的复杂与小众,逐渐成为许多应用中的标准配置。CNC 技术也经历了长足发展,现代机器能够自主进行研磨和抛光。
但再过 20 年,光学行业会是什么样子?asphericon 的日常又会拥抱哪些未来技术?我们请来了 Sven Kiontke、Susann Kurschel、Ulrike Fuchs 和 Alexander Zschäbitz,共同畅想 asphericon 的未来图景。
Sven Kiontke 在展望 20 年后的 asphericon 时,首先想到的是激光加工的优化。他表示:“我可以想象未来我们会与所谓的‘智能激光工具’互动。它们能灵活调用工具库,为不同应用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。”这类工具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技术瓶颈:“目前的激光系统虽然功率强大,但我们还缺乏一种能够灵活调节能量并适配不同应用(如焊接或研磨)的工具。波长、脉冲长度、脉冲频率和能量的巨大差异,导致激光应用仍较为复杂。”如果未来的智能激光工具能实现兼容性和多功能性,将极大缓解这一问题。
Ulrike Fuchs 对“人工智能”的未来发展尤为感兴趣。她认为,如果我们能让核心软件 CorsS 拥有自我学习能力,能够自主权衡不同因素,那么 asphericon 将受益匪浅。未来,我们将进一步开发系统的自主决策与问题解决能力,重点是为员工减负。届时,员工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前沿研发及复杂问题上。“这样可以让结果更具可比性,同时解放人力资源,”Ulrike Fuchs 这样展望未来。
Susann Kurschel 则聚焦于工作条件的优化。她认为在未来 20 年内,自动化将进一步发展,帮助员工简化日常任务,专注于更具挑战性的工作。“未来,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将协助我们的生产流程。”她希望这将使当前生产线上的三班倒制度成为历史。“三班轮换非常疲惫,若能让员工工作更轻松,那将是巨大的进步,也非常有价值,”Kurschel 补充道。这将帮助我们为员工提供更优质的工作环境。
Alexander Zschäbitz 对未来的想象始于一个愿望:“我希望我们能在未来 20 年继续保持探索和创新精神。”就服务组合而言,他尤其关注如何提供更多附加价值:“我们如何让客户不仅仅购买非球面镜头,而是选择整套解决方案?”
事实上,asphericon 已经朝这个方向迈进了。“我们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,向客户提供完整的非球面镜头解决方案。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,而这很可能就是我们未来 20 年的日常工作,”Zschäbitz 坚定地展望未来。
无论未来道路如何,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:每一个 asphericon 产品背后,都有一支出色的团队。未来 20 年及更久,我们仍将全力以赴,从构想到成品,不断将“愿景变为现实”。